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02 19:30:35

  世界最大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可满足四川全省3年用电量。而在一个月前,世界首座千万千瓦级拱坝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6000亿千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8亿吨。超大型能源工程建设,对优化电源结构、引领能源技术进步、实现国家“双碳”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图1)

  雅砻江流域基地已投产的水电站,包括二滩、锦屏一级、两河口等巨型工程,以及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电站,无不凝结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仁坤的坚守与情怀。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无数能源建设者,更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国家能源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仍需努力、不懈攀登。”王仁坤一直感恩伟大时代和团队的传承协作,也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

  结缘水利,立志治水兴能。1986年,王仁坤硕士毕业进入成都院工作,参与设计上世纪中国规模最大水电工程二滩水电站,并承担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作为我国首座突破200米大关的高坝工程,二滩工程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为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引领了中国水电技术第一次飞跃。更重要的是,二滩所积淀形成的完整而成熟体系,为后来拱坝设计提供了“二滩模式”。

  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工程设计,成都院以溪洛渡、锦屏一级等为代表的重大水电工程加快了前期研究论证进程,为王仁坤及成都院工程师团队提供了更广阔舞台。

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图2)

  “水电人大展拳脚的时代到来了。”王仁坤倍加珍惜,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攻克难题和创新应用中锤炼本领,也更加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理想。

  为全面系统提升自己,王仁坤带着工程中的问题和思考,师从著名水利水电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水平能力、思维方法更是有了质的跃升。

  王仁坤在近40年职业生涯中,先后主持或设计了国内外20多个大中型水电工程及一系列军民融合项目。其中,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巨型工程都已建成投产,摘得了全球工程领域最高荣誉,为推动水电事业跨越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王仁坤干事业的匠心“密码”。这在特高拱坝工程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优秀设计离不开超前的设计思维和系统的设计理念。拱坝是适合于狭窄河谷修建、安全性与经济性均较优越的坝型。溪洛渡水电站是当时国内仅次于三峡工程、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双曲拱坝高285.5米,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为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

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图3)

  作为设计总工程师,王仁坤经常问自己:“我们设计的拱坝是不是既安全又经济?怎么才算得上精品设计”“建基面抬高,减少开挖和混凝土,能保证安全吗?”类似这些问题,经常在他头脑萦绕。但他明白,主导设计的总负责要有主心骨,不然什么事也做不成。

  夜深人静,王仁坤仿佛又听到了遥远江河的呼唤,又看到了那昼夜奔流的大江,他决心走一条新路,闯一片天地。于是,他从最具挑战性的拱坝建基面下手。以查清坝址地质条件为基础,紧紧抓住大坝与地基相互作用及影响的辩证关系,经过巨量数值分析和物理模型验证,在无数次摸爬滚打之后,创新性提出了特高拱坝合理建基面设计方法与评价体系,力求锻造出安全可靠、环境和谐、资源节约、经济合理的精品工程。

  这一创新成果运用于溪洛渡设计优化,仅大坝工程较可研批准方案,节省直接投资约6亿元。溪洛渡拱坝优化设计报告被潘家铮院士称为“高坝设计宝典”,为锦屏一级、大岗山、叶巴滩、孟底沟、白鹤滩、乌东德等一系列特高拱坝设计及优化提供借鉴。

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图4)

  坝高变化,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全局性的。拱坝被认为是坝工界最复杂的建筑物。而300米级特高拱坝,挡水荷载巨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震和枢纽泄洪等要求,给设计带来许多世界级难题。

  水电界素有“三峡最大、锦屏最难”的说法。锦屏一级虽坝址处河谷狭窄,但地质条件复杂,且左岸中上部地基条件极差,解决不好将卡住锦屏“脖子”,305米的世界第一高拱坝便无从谈起。王仁坤带领团队,紧盯影响大坝抗裂“牛鼻子”,大胆突破国际常用的安全论证方法,将大坝与地基作为一个整体,创建了特高拱坝安全控制方法体系与成套技术,完成了世界最大规模、最复杂的坝基处理工程。锦屏一级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它与溪洛渡水电站作为中国水电引领全球的里程碑工程,均获得工程界诺贝尔奖菲迪克杰出工程奖,代表当今世界水电技术最高水平。

  突破关键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大岗山坝址区地震基岩设计水平峰值加速度为大坝工程世界最高。高坝遇到强地震,能否“泰山压顶不弯腰”呢?王仁坤通过专题研究论证,确保了300米级特高拱坝结构抗裂和工程抗震,为高地震烈度地区高坝建设探索出重要成果。特高拱坝安全控制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发生时,刚浇筑完成110米的大岗山大坝安然无恙;2022年,泸定突发6.8级地震,距震中仅21公里的大岗山正常发电。

  “有标准才有话语权。”工程规模和技术不断突破,对适用于200米内坝高的原规范进行修编,显得刻不容缓,“拱坝设计工匠”王仁坤再次挑起重任。在系统总结吸收新理论、新方法、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基础上,他主持修编完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拱坝设计新标准。

  以王仁坤为代表的建设者,守正创新,在设计手段、设计理念、建设方式上不断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国际空白,并以此形成新的经验范式和规范标准,将中国水电建设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为后续多座拱坝“重器”建设提供系统且成熟参考,有力促进了中国水电建设与技术装备制造业跨越,对中国水电“走出去”、成为又一“中国名片”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不断冲刺水电“无人区”、攀登“水电珠峰”中奠定强大基础。

  王仁坤在水电建设上造诣深厚、贡献突出,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被誉为“我国特高拱坝设计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入选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在灾害治理、护卫安全等方面,他同样展现出可贵品质和高尚情操。谦逊可亲,是王仁坤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而当谈及成功处置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时,他神情淡然,仿佛只是做了应该去做的事情。

择一事 忠一生 王仁坤永不褪色的水电情怀(图5)

  2018年11月3日,白格滑坡再次堰塞金沙江。堰塞坝高达百米,满蓄库容达到7.7亿立方米。王仁坤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加处置,下游将遭受巨大损失。

  “国家有难,我们不上谁上!”王仁坤在应急抢险会议上动情又坚定地说。为了更全面、及时了解第一手资料,他顾不上高寒缺氧,紧急奔赴现场调查研究。这种风范和力度,既与他几十年工程建设积淀有关,更与他多次参与包括汶川大地震在内的抢险排险经历有关。

  经过科学研判与充分论证,王仁坤与团队提出堰塞体开挖泄洪槽、降低溃堰损失方案并被采纳实施,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胜利。在国家安危面前,王仁坤十余天少眠不休,再次以身体极限、深厚功底、一腔爱党报国热情,彰显了一位国家大师情怀和一名员本色。

  对待工作,王仁坤虔诚投入;面对荣誉,他总是推辞。他常说,虽然自己是院技术总指挥、总决策,但这些成绩,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王仁坤已到退休年纪,但永远是个赤诚“战士”,担任国家能源水电工程高混凝土坝分中心和地下工程分中心主任,始终守望壮阔的山川,守望热爱的事业,持续为重大工程和国家战略工程建设,尤其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水电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江河上游,峡谷深处,高原腹地,依旧有他忙碌身影。

  江河奔腾不息,攀登历程不止。这就是王仁坤坚定践行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永不褪色的江河赤子情怀。

  缅怀先烈祭英灵!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