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演进及其发展意义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07 20:16:07

  前几天,看到新闻联播中有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基建的进展报道,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网站见到了关于新基建的征稿,我也凑个热闹。

  新型基础设施,是相对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传统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而新型基础设施有着新的内涵,包括技术含量和新的要求。本次随笔介绍并讨论新基建的内涵、形成过程和发展意义,后面还要介绍并讨论其他内容。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和专家解读,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新基建,国家有关部门给出的界定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运用新科技革命成果,面向高质量发展需求,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投资增长的领域,即新基建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或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高质量、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新旧动能转换等的重要途径。

  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持续跟踪研究。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员给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包括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而来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有人将新基建的七大领域拓展为,绿色环保防灾公共卫生服务效能体系建设、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中心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技术产业孵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动态性的特征。

  总体上看,新型基础设施的提出时间并不长,一共不到五年时间。换句话说,新基建仍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查阅现有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新基建的提出和沿革的脉络。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演进及其发展意义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界定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这是首次在中央层面见到“新型基础设施”的提法。

  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

  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制造业稳增长的措施时,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这里强调了信息网络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这里界定了新型基础设施的特点和总体要求。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里,强调了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类型。

  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要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里强调了5G的重要性。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伍浩司长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具体内容前面已经列出。

  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的广义内涵,包括“以新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官方表述。

  2020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确定的目标是,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

  《指导意见》要求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门架应用,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研制智能型高速动车组。建设航道地理信息测绘和航行水域气象、水文监测等基础设施。推动机场和航空公司、空管、运行保障及监管等单位间核心数据互联共享,实现航空器全球追踪等。建设邮政大数据中心,开展新型寄递地址编码试点应用。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建设行业北斗系统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

  工信部表示,将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2020年12月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2020年5月7日,《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亮相,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各级政府投资约600亿元,其余2100亿元是社会投资。

  《上海市产业绿贷支持绿色新基建(数据中心)发展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明确为优质的数据中心项目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对采用不同先进节能技术的数据中心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利率下浮。

  福建印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依托数字福建(长乐、安溪)产业园优先布局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打造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数据汇聚节点。到2022年,全省在用数据中心的机架总规模达10万架。浙江提出优化布局云数据中心,到2022年,全省建成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服务器总数达到300万台左右。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集中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设施。云南提出到2022年建成10个行业级数据中心。

  企业及其联盟相继开展活动。2020年9月1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召开新基建专题研讨会,云天励飞、百度、阿里云、腾讯等20家单位参会,提出筹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联盟”。

  新基建联盟表示,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围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提升研发、设计、生产、集成、服务等水平,重点围绕大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建设,促进新型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阿里云宣布,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将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未来还将在全国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数据中心。腾讯日前宣布未来将新增多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长远规划部署的服务器都将超过100万台。

  “新基建”将构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支撑网络,给中国新经济带来加速度,也会带动形成短期及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点。新基建的发展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新基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锻长板。适度超前布局5G基建、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通过5G赋能工业互联网,推动5G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以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泰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推进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以及企业形态变革,进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其二,新基建聚焦区域一体化薄弱环节补短板。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区域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但也面临行政边界限制、区域能源安全保障不足等薄弱环节和短板。加快布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特高压电力枢纽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可以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其三,“新基建”将催生大量的新业态。正如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淘宝、京东主导的电商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微信、滴滴等主导的社交和共享经济时代;4G网络的普及,带来了无线宽带应用时代。随着“新基建”成为现实,“新基建”的“网络效应”会带来指数型的增长,带来大量目前无法预知的高成长的新业态。

  其四,“新基建”有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在5G领域,国家启动全面的独立组网5G基础网络建设,三大运营商纷纷计划建成5G基站;在数据中心,因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算力需求大幅增长,互联网龙头企业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武汉、重庆、南京等地掀起一轮算力城市竞争热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许多大型企业,如海尔、TCL、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加快建设各自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与机械装备相互连接的边缘计算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旷视、依图等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并在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医疗读片等领域支撑生态化发展。

  最后,“新基建”将加速经济的“全面在线”。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不仅原生的数字化产业将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也将成为在线产业,中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和互联网技术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整体经济运行更加透明的信息传递、更少的中间环节和更加高效的资源组织方式,进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支撑工程基建有哪些内容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